当前位置:乔治亚大学娱乐宁南县
宁南县
2022-11-03

宁南县个人资料

宁南县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南部东侧,东临金沙江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宁南县总面积1667平方公里,辖6个镇、19个乡、124个村、8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9万人(2014年);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彝、布依、回、藏、蒙古等多民族杂居的山区农业县。

宁南县历史沿革

宁南夜景(共12张) 宁南系历史上一条连接川、滇的古通道,早在五、六千年前即有人类栖息。

西汉前属古邛都国。

唐曾一度为南诏国属地。

宋属云南大理国。

元为云南罗罗斯宣慰司都元帅府建昌路。

清康熙 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披砂彝族头人禄应麘接受朝廷安抚,被赐封为“土千户”,授予印信。

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设千总、筑土城。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重置披砂土千户,属会理州永定营。

民国十九年(1930年),经“宁属整理委员会”转呈四川省民政厅上报民国政府行政院核准建立宁南县,因地处宁属之南,故命名为“宁南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元旦,上级政府派专员将县印送至宁南,举行了“建县庆祝大会”。

1950年3月23日,宁南解放后,归属西康省西昌专区。

1955年10月,撤销西康省,随西昌专区并入四川省。

1978年10月,宁南随西昌地区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

2000年,宁南县辖6个镇、19个乡:披砂镇、松新镇、竹寿镇、华弹镇、六城镇、葫芦口镇、景星乡、俱乐乡、新村乡、幸福乡、海子乡、六铁乡、新建乡、稻谷乡、新华乡、石梨乡、松林乡、杉树乡、梁子乡、大同乡、西瑶乡、红星乡、骑骡沟乡、倮格乡、跑马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6996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披砂镇 28421 松新镇 10134 竹寿镇 6222 华弹镇 13933 六城镇 6361 葫芦口镇 4682 景星乡 11288 俱乐乡 4435 新村乡 5176 幸福乡 6312 海子乡 3764 六铁乡 4833 新建乡 3284 稻谷乡 2700 新华乡 6692 石梨乡 7227 松林乡 5916 杉树乡 2585 梁子乡 3508 大同乡 5594 西瑶乡 4863 红星乡 3724 骑骡沟乡 6429 倮格乡 5027 跑马乡 6852。

2003年5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15号)批复同意宁南县六城镇更名为白鹤滩镇。

2004年,宁南县辖6个镇(披砂、松新、竹寿、华弹、葫芦口、白鹤滩)、19个乡(景星、俱乐、新村、幸福、新华、松林、石梨、大同、西瑶、红星、倮洛、跑马、稻谷、六铁、海子、新建、杉树、骑骡沟、梁子)。

2015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15】18号)批复同意撤销宁南县西瑶乡,设立西瑶镇。

宁南县行政区划

宁南(共5张)全面幅员面积1667平方公里,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43.5公里。辖7个镇:披砂镇、松新镇、竹寿镇、华弹镇、葫芦口镇、白鹤滩镇、西瑶镇;18个乡:景星乡、俱乐乡、新村乡、幸福乡、海子乡、六铁乡、新建乡、稻谷乡、新华乡、松林乡、石梨乡、

杉树乡、梁子乡、 红星乡、大同乡、骑骡沟乡、倮格乡、跑马乡。 

地理环境

宁南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地,凉山州东南的金沙江中游西侧。因位于宁远府(西昌)之南而得名。东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南与会东县接壤,西界会理,西北角与德昌县相连,北与普格、布拖二县相邻。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02°27′44″-102°55′09″,北纬26°50′12″-27°18′34″之间。县域近似倒梯形,南北长52km,东西宽43.4km,全县国土总面积1670.572平方公里。县城距西昌129km。

宁南县位于川滇经向构造带中段,处于宁会断裂带与南北向断裂的结合部,东部为大凉山余脉,西及西南部为鲁南山东坡,两山之间夹有一条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黑水河谷,形成了南低北高的大地貌。最高峰—贝母山峰海拔3919m,最低处位于金沙江河谷的跑马乡依补河口,海拔仅585m,相对高差3334m,属高中山区。辖区山高谷深,崇山峻岭连绵不断,耕地展布于沟谷、湖盆和缓坡地段。全县地貌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即:宁南湖盆,盆底高程950-1250m,高出黑水河150余米;河谷沟坝分布于江河两岸,海拔585-1500m,面积约1.4万公顷;海拔1500m以上的广大地区属切割中山,面积占全县90.8%左右。

宁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受西风环流和西南季风及西太平洋暖湿季风的影响,形成干热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9.3℃,年降雨量970.1mm,年蒸发量1937.9mm,年均日照时数达2257.7小时,年均相对湿度63.8%,全年无霜期达321天。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冬干夏湿,春秋长冬夏短,四季不显,干湿分明,热量高、湿度小。​

宁南县水域属金沙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黑水河和金沙江,另有13条山溪,它们分别是龙洞河、三岔河、小河、老木河、俱乐河、银厂沟、野碧沟、碧迹河、支鲁沟、骑骡沟、瓜达沟、依补河、大同白水河。

自然资源

宁南县内各地气候随山地海拔高度不同而变化,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和显著的光热资源优势。在海拔1200米左右地区,县城所在地年平均气温19.3℃,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4℃;年日照时数2257.7小时,无霜期平均为315天,年降水量960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983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6至10月。县内主要自然灾害是:地震、泥石流、干旱、冰雹、冻害、风灾。

宁南县属康滇地轴东缘褶皱带,地层出露自太古代至中生代,地质构造复杂,有强烈的褶皱断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铅、锌、铜、铁、硫、煤、磷以及石棉、重晶石、大理石、石英砂、高岭土、石膏、耐火粘土、石灰石、霞石、沙石等二十多种。

国家自1958年始,对宁南县境内的矿藏展开了历时3年的全面地质勘探,查明的矿产如下:铅锌矿分布全县二十五个乡镇中的十五个乡,探明的金属储量为铅21.4万吨、锌11.8万吨。规模达中型矿床的有3个,分别是银厂沟、松林、四大块云雾山、雀珠山。铁矿多为赤铁矿,储量为2.0015亿吨,分布于西瑶、红星、松新、海子、披砂、俱乐、松林等乡镇。其中拉洛铁矿(华弹铁矿)为国家大型工业矿床。铜矿分布在新华、俱乐、幸福、稻谷、跑马等乡镇。其中新华乡田坝村的砂岩型铜矿具备矿层厚、矿层稳定、品位稳定、储量大四大特点。

砂金在金沙江沿岸有一定储量,镍矿在幸福乡有发现。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硫铁矿主要分布在石梨乡、倮格乡,硫储量达19万吨;磷矿分布于海子乡,储量1.9亿吨;煤有多处出露,但煤层变化大,矿体不稳定,煤质低劣,可作辅助燃料或生活用煤;石膏矿分布在骑骡沟倮格松新幸福等乡镇,储量一千万吨以上;石灰石矿分布广泛、质优、储量巨大;霞石矿分布于幸福乡黄草坪,适合于大规建开发利用,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耐火粘土、石英砂、大理石、重晶石、高岭土、水晶、矿石。

宁南县现有林业用地9.6万多公顷,其中,有林地3.9万多公顷,疏林地894公顷,灌木林地2.5万多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2万多公顷,苗圃地2公顷,无林地1894公顷。森林覆盖率23.7%,森林蓄积量达199万多立方米;林分蓄积量196.9万多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1.1万多立方米,防护林蓄积84万多立方米,疏林地蓄积1.45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0.9万多立方米,四旁植树蓄积0.2万立方米。全县现有2种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树种,8种保护植物,现有野生动物110种以上。

至2015年底,全县已查明水能理论蕴藏量为53.6万kw(除金沙江外),经济技术可开发量为110处31.62万kw(不含白鹤滩电站淹没线以下3处12万kw),已建成小水电站65处152台,装机容量106814千瓦。

2015年12月,全县有中小型水库17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1)型水库2座、小(2)型水库13座,山平塘341座,微型水池(窖)31825口,电力提灌14处,引水渠1099条总长2026.95公里;蓄、引、提水总量达8898.21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0.07万亩。

人口民族

截至2014年,宁南县总人口为18.9万人。

截至2010年,宁南县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民族、彝族、布依为主要少数民族的多民族杂居县。 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经济

2011年宁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亿元,比2006年增长97.6%,年均增长1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年均增长5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3亿元,年均增长2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93元,年均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年均增长14.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41.6:16.8:41.6优化为29.8:39.6:30.6。

2011年宁南县,粮食总产8.2万吨,比2006年增长16.6%。蚕茧总产20万担,比2006年增长53%;蚕农收入2.55亿元,比2006年增长134.4%。烟叶总产22万担,比2006年增长69.9%;烟农收入1.99亿元,比2006年增长237.3%。肉类总产4.64万吨,比2006年增长91.1%。栽植华山松、核桃、杉树469.2万株,实现林业总产值2.2亿元,比2006年增长228.2%。种植冬季马铃薯7万亩,产量14万吨,薯农收入2.8亿元,五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9亿元。

工业园区全景2011年宁南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6年的14户增加到21户,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年均增长55.4%;实现利税4.6亿元,年均增长68.4%。总投资38亿元的华弹赤铁矿开发项目,年内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完成生产原矿30万吨、销售原矿20万吨的任务;总投资4亿元的100万吨干法水泥项目顺利推进,年内累计完成投资2.4亿元;投资1790万元、年产1.5亿匹砖的瑞丰机制砖厂建成投产;东升碳化硅开发项目完成投资5000万元,达到年产碳化硅1.5万吨的生产能力;积极整合茧丝产业,2011年生丝产量1400吨,产值4.8亿元,利税5800万元。

2011年宁南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亿元,比2006年增长141.3%;重点商贸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880万元,比2006年增长34.5%。认真落实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实现销售额9300万元。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建成农家店、便民店212个。新建、改造农贸市场8个。2011年宁南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3亿元,比2006年增加14.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8亿元,比2006年增加2.3亿元。

社会事业

2012年,宁南县财政投入1亿多元,在新城区黄金地段新建音乐公园、音乐广场,在老城区改扩建了休闲体育广场。宽阔、大气、舒适、高品位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池等场馆一应俱全。抢抓机遇,宁南县125个村100%建立了“农家书屋”、25个乡镇100%启动了综合文化站、100%的乡镇开通了有线电视,大大提升了宁南县文体设施上台阶。

2012年,宁南县高考硬上省定本科线235人,上线率25.41%,超出凉山彝族自治州平均水平4.13个百分点,上线率比2008年增长123%;上线率由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六上升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高中教育成功迈进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第一方阵。

2009年以来,共从省内外各高校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优秀大学毕业生149名充实到教师队伍,幼儿园、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86%、87%,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48%。高中、职业学校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99%和68%。

2007-2009年,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909万元;2010年以来,投入教育基建资金4847万元,建筑面积3.5万余平方米。

宁南县有44个卫生机构,有卫生技术人员409人。其中宁南县人民医院是宁南县人民政府举办的综合性医院,是凉山州急救中心宁南分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远程教学及远程会诊网络医院、是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和凉山卫校的教学实习基地,担当了本县18.5万人和周边巧家、会东等县约50余万人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诊急救工作。医院始建于1945年,解放后重建卫生院,1956年更现名至今,现位于宁南县披砂镇顺城北街206号。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体检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爱婴医院”。先后获得“四川省文明医院”、“四川省先进单位”、“凉山彝族自治州文明单位”、“凉山彝族自治州文明标兵”等称号。在职职工369人(编内人员240人,编外人员128人,返聘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22人(其中高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63人),占全院职工总数的87%。编制床位310张,现有内、外、妇、产、儿、传染、五官、急诊、皮肤、血透、ICU、B超、心电、病理、内镜等临床职能科室30余个。配置有32排CT机、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体外冲击波碎石机、高频移动C型臂影像系统、彩色B超机、腹腔镜、电子胃肠镜等各种大中型医疗设备。

乔治亚大学    手机版    网站地图    QQ号:57780188